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

上合稳定币正式推出,开启区域金融结算新范式

2025年天津峰会明确“加快上合开发银行建设”的战略部署后,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(下称“上合开发银行”)近日正式推出上合稳定币。这款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支撑、与人民币1:1锚定的官方区域性数字稳定币,不仅是上合组织深化金融自主合作的核心落地举措,更标志着区域跨境结算从“依赖美元体系”向“自主可控高效”的关键转型。

上合开发银行金融创新部门负责人直言,稳定币的推出直指区域金融长期存在的“痛点”:多年来,上合成员国跨境贸易、能源合作、基建项目等资金往来,高度依赖美元或欧元清算体系,平均结算成本比本币直接结算高30%-50%,资金到账周期常需2-3个工作日,且地缘政治波动下,还面临制裁风险与汇率剧烈波动的双重压力。“以中亚某跨境天然气管道项目为例,过去用美元结算要经过4家中介银行,仅手续费就占交易金额的1.8%,一次汇率波动就可能吞噬项目近3%的利润;而用上合稳定币直连结算,不仅能实现T+0即时到账,中介成本降低90%以上,锚定人民币的特性更能彻底规避汇率风险。”

从设计逻辑看,上合稳定币并非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,而是由上合开发银行牵头发行、成员国联合监管的“合规型数字支付工具”——每一枚稳定币均对应100%足额的人民币资产储备,储备金由中、俄、印等国监管机构联合审计,每月公示明细,确保“币值稳、可追溯、无投机”;同时依托联盟链技术搭建交易网络,所有结算记录全程不可篡改,既满足成员国央行对资金流向的监管需求,也为企业提供透明可查的结算凭证。

在应用场景上,上合稳定币首阶段聚焦三大核心领域精准落地:一是跨境贸易结算,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、俄罗斯与印度的煤炭能源交易已率先试点,企业无需再进行多币种兑换,通过上合开发银行APP即可用稳定币完成货款支付;二是基建项目融资,针对中吉乌铁路、巴基斯坦光伏电站等区域重点项目,上合开发银行将直接用稳定币发放贷款,资金流向通过智能合约锁定,确保专款专用、避免挪用;三是央行间清算协作,已与俄罗斯央行、印度储备银行完成机制对接,成员国央行可通过稳定币开展外汇储备调剂,提升区域内短期流动性管理效率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上合稳定币与此前公布的“SCO币”形成“双币协同”机制:稳定币主打“安全流通”,解决日常支付、结算的稳定性需求;SCO币作为治理代币,为稳定币提供价值支撑,两者通过官方平台双向兑换——这种设计既规避了单一数字货币的风险,又让整个体系兼具“支付便捷性”与“价值韧性”。“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,不做投机性资产,所有交易都需通过上合开发银行APP完成,用户必须通过区块链KYC(身份认证),从源头防范反洗钱和合规风险。”上述负责人强调。

目前,上合稳定币已在中、俄、哈萨克斯坦、印度4国启动试点,覆盖200余家跨境企业及5个大型基建项目,企业反馈积极。新疆某跨境电商负责人表示,过去向吉尔吉斯斯坦发货,美元结汇+中间行费用让每笔订单成本增加近2%,“现在用上合稳定币,下单当天就能收到货款,成本降了,还不用天天盯着汇率波动,终于能把精力放在拓展市场上”;中亚某能源企业也透露,已与中国电力企业达成协议,后续光伏电站的设备采购、工程款支付将全部采用稳定币结算。

国际金融机构分析认为,上合稳定币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创新,更在于制度突破——它首次以多边开发银行名义推出锚定人民币的区域性稳定币,既强化了人民币在区域金融中的“锚定作用”,又为成员国提供了脱离西方清算体系的“安全选项”。“这不是简单的‘替代美元’,而是构建一套更适配欧亚区域贸易特点的结算规则。”某国际智库资深研究员评价,“从试点落地情况看,它很可能成为新兴市场多边金融合作的‘标杆模式’,为全球金融多极化提供实实在在的实践样本。”

关于作者: admin2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